所谓诈骗罪是指行为人为非法占有被害人财产,而故意事实施了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欺骗行为,使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并基于错误认识将财产主动交付给被害人财产造成损失。
赖账行为一般发生在借贷行为中,行为人借款后以种种借口却拒绝还款,或者采取种种行为逃避还款责任的行为。
诈骗犯罪和赖账行为既有相同之处同时也存在着区别之处:
诈骗犯罪和赖账行为的相同之处在于:两者在案发前都没有偿还借款,使被害人财产造成损失;两者都存在以下一种或者几种拒绝还款的客观行为:行为人实施了转移财产、资金等行为,逃避还款责任;行为人将获得的款项用于购买豪车、豪房,包养情妇,购买奢侈品、挥霍享受等高消费行为导致无法偿还被害人款项;行为人将款项用于赌博、吸毒等违法犯罪行为,导致丧失还款能力无法偿还被害人款项;行为人潜逃、失联或者通过改变联系方式,拉黑被害人,搬家等方式隐匿行踪,使被害人难以找到来逃避还款责任。
诈骗犯罪与赖账行为的区别在于:
诈骗犯罪除了具有非法占有目的外,还必须同时实施了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欺骗行为,使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并基于错误认识将财产交付给被害人造成财产损失,诈骗犯罪行为人是通过欺骗行为非法骗取被害人财产的。
赖账的行为人没有实施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欺骗行为,行为人的借贷行为都是合法真实的,借款人的身份信息都是真实的,担保也是真实的,借款时提供的其联系方式等其他与借款相关的信息都是真实的,行为人在借款时不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具有偿还被害人款项的意图只是借款发生以后,临时起意,不愿或者拖延偿还被害人款项;赖账的行为人是通过合法的借贷行为合法获取被害人财产的,没有实施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欺骗行为,被害人也没有陷入错误认识,是是基于借贷的行为将款项交付给了被害人。
诈骗犯罪和赖账行为尽管有相似之处,但是也具有明显的区别,针对普通的赖账行为,被害人可以通过诉讼的途径解决,法院作出生效裁判后,如果赖帐行为仍然拒绝偿还,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赖账行为人偿还款项,如果赖帐行为人拒绝偿还,且在诉讼期间存在着拒绝还款或者人为为还款制造障碍的妨碍执行行为的,可以要求法院予以司法拘留、罚款直至以追究拒执罪的刑事责任的方式加以解决。但是赖账行为与诈骗行为存在本质性的区别,不能将赖账行为评价为诈骗犯罪。
咨询请致电广强律师事务所电话:13503015895(微信同号)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天河路45号恒健大厦23楼(地铁动物园站C出口直走400米左右,东风东路小学天伦校区旁,原名天伦大厦。)
邮政编码:510600
Copyright 2013金牙大状律师网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8013404号-2